從2019年12月全國試行到現在,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已在全國試行近兩年。12月11日,全國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現場會在江蘇召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強調,要以一抓到底的決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推進合格證制度全面試行工作,確保取得如期目標,推動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滿足群眾高品質生活需要。那么,目前合格證制度試行進展如何?為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帶來了哪些新變化?
2020年1月29日,武漢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封城一周,急缺新鮮蔬菜之際,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蔬菜種植戶肖堯的種植基地開出了四川省第一張新版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帶證的27噸蘿卜連夜發往武漢火神山醫院,支援武漢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肖堯基地的蔬菜除供應遂寧市主城區及周邊縣區外,還遠銷北京、河北、湖北等省(市),成了市場的“搶手貨”。
合格證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新名片”,是農產品的“健康碼”。從2016年7月六省試行到2019年12月全國試行,一盤棋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為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帶來了新變化,強化自控自檢措施,壓實了生產者的主體責任;將監管重心從后端檢測前移到生產過程指導和服務,提升了基層監管的針對性;解決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點多面廣、“人盯人”的難點,實現“一證”全程監管;促進了農產品銷量和價格的提高。
目前,全國2760個涉農縣均開展了試行工作,試行范圍內生產主體覆蓋率達到35%,已開具合格證2.2億張,帶證上市農產品4670.47萬噸。
一諾千金 為農產品保安全
“合格證紙條雖小,承諾卻重如泰山,既然敢拍著胸脯保證自己的產品合格,我們會在生產中更注重產品質量安全,特別是在嚴格使用獸藥、飼料和添加劑上。”重慶市永川區衛星湖街道辦事處禽蛋養殖大戶肖業萍表示。今年3月以來,養殖場共開具合格證127張,帶合格證上市雞蛋280噸,合格證也為肖業萍留住了更多客戶。
近年來,違法違規使用農藥獸藥等行為仍然存在,面對小農戶、大市場、多品種、廣區域的農產品生產經營特點,用“人盯人”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手段已然行不通,加快探索建立新的更科學更完善的監管制度尤為急迫。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應運而生。事實上,早在2016年7月,農業農村部在浙江等六省部署開展合格證試點,從制度設計和實踐操作上探索印證了合格證制度的可行性。2019年12月17日,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在全國范圍試行。
合格證創新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作為農產品產供銷信息載體,每一張合格證上都有生產者自控自檢的合格承諾和產品的溯源信息,實現農產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責任可查,倒逼生產主體、收購主體從“產出來”一側加強質量安全內部控制和誠信自律,生產出更多安全、合格的農產品。
今年初,重慶市銅梁區少云鎮高碑村烏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烏魚受新冠疫情影響出現滯銷。社長周遠明向多個商家詢問原因后,意識到要想解決銷售難問題,必須通過一種方式向商家承諾產品質量安全,才能打消商家對產品質量的顧慮。合格證幫助周遠明解了燃眉之急。
“產前,我們對每批魚苗進行‘兩藥’檢測;產中對進料購藥、投料、用藥及巡塘實行嚴格的‘四登記’;產后售前進行獸藥殘留安全檢測,檢測合格后的成魚才能開具合格證,入市交易。”周遠明表示。目前合作社共開具合格證216張,帶證上市成品烏魚908噸。
合格證是上市農產品的“身份證”,是生產者的“承諾書”。有了這份承諾書,合格證農產品知名度也明顯提升,優質優價逐漸顯現。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香零山蔬菜類售價在原有生產成本的基礎上每斤提高0.2?0.3元,實現銷售收入1500多萬元,村民增收900多萬元。天津市益利來養殖有限公司魚、蝦每噸上漲500?1000元,帶動養殖戶平均增收3萬余元,養殖戶增加30余戶,面積增加200余畝。寧波市“象山柑橘”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高達21.14億元,在125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的價值評估中列第37位。
推進合格證,監管不放松。在全國,各地將合格證納入日常巡查檢查內容,既要檢查生產者是否按要求開具并出具合格證,又要核查合格證的真實性,嚴防虛假開具、承諾與抽檢結果不符等行為,對于承諾合格而抽檢不合格的,將嚴懲重處,納入信用管理,實施聯合懲戒。
市場查驗 倒逼生產者把好“產出關”
“自從有了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以后,賣東西的底氣更足了,也能賣上價格了,最關鍵的是消費者更認可我們的農產品了!” 38歲的高平是內蒙古烏蘭淖爾鎮里遠近聞名的溫室蔬菜、水果種植能手。他和妻子共種植4.8畝日光溫室。今年,他的一個草莓溫室大棚一年收入就近10萬元,遠遠高出傳統蔬菜大棚,由于收入可觀,今年春天他又從銀川引進了新品種草莓。
合格證不僅是生產者對消費者的一份承諾,也成為生產者打開市場的“金鑰匙”。福建壽寧縣臻鋅園葡萄專業合作社為每一顆出庫葡萄帶上專屬“身份證”。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沒有賦合格證明或追溯憑證時,南京眾彩水果批發市場拒絕合作社產品進入平臺銷售。實行合格證與一品一碼追溯并行制度后,合作社葡萄產品獲得了‘晉級卡’,效益也明顯提升,尤其是今年以來,日均銷售量40多噸,日銷售額60多萬元,比未賦碼出證前日銷量增加近10噸,日銷售額提升30%。”
同時,越來越多的批發端、零售端查驗合格證,倒逼更多的生產者開具合格證。“農產品入場時,將商品登記、合格證查看、查驗檢測取樣收費三合一,通過查看合格證,倒逼流通經營者和基地生產者開具農產品合格證。”江蘇凌家塘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市場共索取合格證6.8萬份,索取率達85.4%。新疆億家匯好超市已實現合格證查驗常態化,如供貨商未及時出示合格證,將給予退貨處理。
有了合格證,農產品不管銷往哪兒,都能精準召回,“如果批發市場檢測到不合格產品,一可憑合格證上客戶姓名、聯系方式精準召回;二可通過媒體廣而告之,通知采購者以合格證的客戶聯為憑證退回不合格產品。”對合格證頗有了解的海南省海口椰海葉菜聯盟相關人員表示。
未來,批發市場索要合格證將成為一種趨勢和必然。在全國,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加強了與市場監管部門的協調配合,實現合格證制度與市場準入有效銜接。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在現場會上表示,協會及會員單位將逐步引導市場主體建立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索取查看機制,分級分層對經銷商開展宣講培訓,并鼓勵銷區批發市場與產區共建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協同開展合格證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建設。
抓大帶小 讓更多主體開具合格證
合格證制度在試行主體上“抓大帶小”,即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產品上市時要出具合格證,同時鼓勵小農戶參與試行。全國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建立完善種植養殖生產者名錄數據庫,包括生產者名稱、地址、品種等信息,確保試行范圍規定主體全覆蓋。
上海崇明區首批面向40余家蔬菜規模化基地、33家區級追溯試點基地宣傳自行開具合格證,重點對接指導享農、君地、高澤祥園等10余家蔬果基地開具合格證,到2020年底,區級以上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示范家庭農場和取得綠色(有機)認證的經營主體全部實行合格證制度。
山東省落實7780萬元經費專項用于推進合格證制度,統一主體庫信息,為沒有條件自行開具的主體提供集中打印服務,統一分配、激活使用,引導規模主體自建系統和設備,打印出具合格證,為小農戶發放空白合格證,由農戶自行填寫開具。
海南省統一開發海南省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微信小程序和電腦網頁端,采購一批合格證打印設備配發至基層200多個鄉鎮檢測站,免費為生產主體提供便民服務。“每張合格證的成本只有幾毛錢,不管是對于規模主體,還是散戶而言,他們都能夠承受。”海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人員表示。
小農經濟是我國農業生產的主要方式。由于點多面廣,市場分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難度。現如今,一些小農戶已開始主動參與合格證制度。
今年,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南托街道沿江村的小農戶李樂華主動要求納入合格證試行主體名錄,由原來街道抽檢變為主動委托檢測,今年共委托檢測131批次。促使李樂華思想轉變的原因是,試行合格證后,每日外銷產品由每日150斤增長到300余斤,而且合作社成為湖南省長沙市同升湖國際實驗學校食堂農產品供應點之一。
小農戶是海南省海口近郊菜農的主要流通方式,菜農每天半夜至次日凌晨到批發市場將所產蔬菜賣給農貿市場攤販,目前這種流通方式的葉菜占海口本地葉菜70%以上。為鼓勵農戶使用合格證,海口椰海葉菜聯盟為每戶菜農訂制合格證,提前印好合格證部分信息,以減少生產者填寫工作量,增加客戶名稱、電話一欄,便于精準召回產品,樣式大小便于菜農隨身攜帶。
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對沒有合格證而要入市交易的小散農戶,先由集散中心抽樣速檢合格后,現場提供各縣、區政府部門印制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由入市交易者填寫并附帶檢測報告后進場交易。自今年3月31日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共協助小散農戶出具食用農產品合格證303張,銷售合格證農產品270.4噸。
目前,合格證制度已取得初步成效,全國試行范圍內生產主體覆蓋率達到35%,已開具合格證2.2億張,帶證上市農產品4670.47萬噸。在政府部門的強力推動和合格證效益充分顯現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主體主動加入合格證隊伍。
在合格證制度這項新制度推動下,我國正逐步形成自我承諾(自律)、行業監管(國律)、消費者或市場對生產者的倒逼(他律)相結合,協同發力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新格局。相信,未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一定會邁上一個新臺階。
2020年1月29日,武漢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封城一周,急缺新鮮蔬菜之際,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蔬菜種植戶肖堯的種植基地開出了四川省第一張新版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帶證的27噸蘿卜連夜發往武漢火神山醫院,支援武漢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肖堯基地的蔬菜除供應遂寧市主城區及周邊縣區外,還遠銷北京、河北、湖北等省(市),成了市場的“搶手貨”。
合格證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新名片”,是農產品的“健康碼”。從2016年7月六省試行到2019年12月全國試行,一盤棋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為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帶來了新變化,強化自控自檢措施,壓實了生產者的主體責任;將監管重心從后端檢測前移到生產過程指導和服務,提升了基層監管的針對性;解決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點多面廣、“人盯人”的難點,實現“一證”全程監管;促進了農產品銷量和價格的提高。
目前,全國2760個涉農縣均開展了試行工作,試行范圍內生產主體覆蓋率達到35%,已開具合格證2.2億張,帶證上市農產品4670.47萬噸。
一諾千金 為農產品保安全
“合格證紙條雖小,承諾卻重如泰山,既然敢拍著胸脯保證自己的產品合格,我們會在生產中更注重產品質量安全,特別是在嚴格使用獸藥、飼料和添加劑上。”重慶市永川區衛星湖街道辦事處禽蛋養殖大戶肖業萍表示。今年3月以來,養殖場共開具合格證127張,帶合格證上市雞蛋280噸,合格證也為肖業萍留住了更多客戶。
近年來,違法違規使用農藥獸藥等行為仍然存在,面對小農戶、大市場、多品種、廣區域的農產品生產經營特點,用“人盯人”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手段已然行不通,加快探索建立新的更科學更完善的監管制度尤為急迫。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應運而生。事實上,早在2016年7月,農業農村部在浙江等六省部署開展合格證試點,從制度設計和實踐操作上探索印證了合格證制度的可行性。2019年12月17日,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在全國范圍試行。
合格證創新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作為農產品產供銷信息載體,每一張合格證上都有生產者自控自檢的合格承諾和產品的溯源信息,實現農產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責任可查,倒逼生產主體、收購主體從“產出來”一側加強質量安全內部控制和誠信自律,生產出更多安全、合格的農產品。
今年初,重慶市銅梁區少云鎮高碑村烏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烏魚受新冠疫情影響出現滯銷。社長周遠明向多個商家詢問原因后,意識到要想解決銷售難問題,必須通過一種方式向商家承諾產品質量安全,才能打消商家對產品質量的顧慮。合格證幫助周遠明解了燃眉之急。
“產前,我們對每批魚苗進行‘兩藥’檢測;產中對進料購藥、投料、用藥及巡塘實行嚴格的‘四登記’;產后售前進行獸藥殘留安全檢測,檢測合格后的成魚才能開具合格證,入市交易。”周遠明表示。目前合作社共開具合格證216張,帶證上市成品烏魚908噸。
合格證是上市農產品的“身份證”,是生產者的“承諾書”。有了這份承諾書,合格證農產品知名度也明顯提升,優質優價逐漸顯現。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香零山蔬菜類售價在原有生產成本的基礎上每斤提高0.2?0.3元,實現銷售收入1500多萬元,村民增收900多萬元。天津市益利來養殖有限公司魚、蝦每噸上漲500?1000元,帶動養殖戶平均增收3萬余元,養殖戶增加30余戶,面積增加200余畝。寧波市“象山柑橘”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高達21.14億元,在125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的價值評估中列第37位。
推進合格證,監管不放松。在全國,各地將合格證納入日常巡查檢查內容,既要檢查生產者是否按要求開具并出具合格證,又要核查合格證的真實性,嚴防虛假開具、承諾與抽檢結果不符等行為,對于承諾合格而抽檢不合格的,將嚴懲重處,納入信用管理,實施聯合懲戒。
市場查驗 倒逼生產者把好“產出關”
“自從有了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以后,賣東西的底氣更足了,也能賣上價格了,最關鍵的是消費者更認可我們的農產品了!” 38歲的高平是內蒙古烏蘭淖爾鎮里遠近聞名的溫室蔬菜、水果種植能手。他和妻子共種植4.8畝日光溫室。今年,他的一個草莓溫室大棚一年收入就近10萬元,遠遠高出傳統蔬菜大棚,由于收入可觀,今年春天他又從銀川引進了新品種草莓。
合格證不僅是生產者對消費者的一份承諾,也成為生產者打開市場的“金鑰匙”。福建壽寧縣臻鋅園葡萄專業合作社為每一顆出庫葡萄帶上專屬“身份證”。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沒有賦合格證明或追溯憑證時,南京眾彩水果批發市場拒絕合作社產品進入平臺銷售。實行合格證與一品一碼追溯并行制度后,合作社葡萄產品獲得了‘晉級卡’,效益也明顯提升,尤其是今年以來,日均銷售量40多噸,日銷售額60多萬元,比未賦碼出證前日銷量增加近10噸,日銷售額提升30%。”
同時,越來越多的批發端、零售端查驗合格證,倒逼更多的生產者開具合格證。“農產品入場時,將商品登記、合格證查看、查驗檢測取樣收費三合一,通過查看合格證,倒逼流通經營者和基地生產者開具農產品合格證。”江蘇凌家塘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市場共索取合格證6.8萬份,索取率達85.4%。新疆億家匯好超市已實現合格證查驗常態化,如供貨商未及時出示合格證,將給予退貨處理。
有了合格證,農產品不管銷往哪兒,都能精準召回,“如果批發市場檢測到不合格產品,一可憑合格證上客戶姓名、聯系方式精準召回;二可通過媒體廣而告之,通知采購者以合格證的客戶聯為憑證退回不合格產品。”對合格證頗有了解的海南省海口椰海葉菜聯盟相關人員表示。
未來,批發市場索要合格證將成為一種趨勢和必然。在全國,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加強了與市場監管部門的協調配合,實現合格證制度與市場準入有效銜接。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在現場會上表示,協會及會員單位將逐步引導市場主體建立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索取查看機制,分級分層對經銷商開展宣講培訓,并鼓勵銷區批發市場與產區共建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協同開展合格證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建設。
抓大帶小 讓更多主體開具合格證
合格證制度在試行主體上“抓大帶小”,即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產品上市時要出具合格證,同時鼓勵小農戶參與試行。全國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建立完善種植養殖生產者名錄數據庫,包括生產者名稱、地址、品種等信息,確保試行范圍規定主體全覆蓋。
上海崇明區首批面向40余家蔬菜規模化基地、33家區級追溯試點基地宣傳自行開具合格證,重點對接指導享農、君地、高澤祥園等10余家蔬果基地開具合格證,到2020年底,區級以上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示范家庭農場和取得綠色(有機)認證的經營主體全部實行合格證制度。
山東省落實7780萬元經費專項用于推進合格證制度,統一主體庫信息,為沒有條件自行開具的主體提供集中打印服務,統一分配、激活使用,引導規模主體自建系統和設備,打印出具合格證,為小農戶發放空白合格證,由農戶自行填寫開具。
海南省統一開發海南省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微信小程序和電腦網頁端,采購一批合格證打印設備配發至基層200多個鄉鎮檢測站,免費為生產主體提供便民服務。“每張合格證的成本只有幾毛錢,不管是對于規模主體,還是散戶而言,他們都能夠承受。”海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人員表示。
小農經濟是我國農業生產的主要方式。由于點多面廣,市場分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難度。現如今,一些小農戶已開始主動參與合格證制度。
今年,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南托街道沿江村的小農戶李樂華主動要求納入合格證試行主體名錄,由原來街道抽檢變為主動委托檢測,今年共委托檢測131批次。促使李樂華思想轉變的原因是,試行合格證后,每日外銷產品由每日150斤增長到300余斤,而且合作社成為湖南省長沙市同升湖國際實驗學校食堂農產品供應點之一。
小農戶是海南省海口近郊菜農的主要流通方式,菜農每天半夜至次日凌晨到批發市場將所產蔬菜賣給農貿市場攤販,目前這種流通方式的葉菜占海口本地葉菜70%以上。為鼓勵農戶使用合格證,海口椰海葉菜聯盟為每戶菜農訂制合格證,提前印好合格證部分信息,以減少生產者填寫工作量,增加客戶名稱、電話一欄,便于精準召回產品,樣式大小便于菜農隨身攜帶。
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對沒有合格證而要入市交易的小散農戶,先由集散中心抽樣速檢合格后,現場提供各縣、區政府部門印制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由入市交易者填寫并附帶檢測報告后進場交易。自今年3月31日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共協助小散農戶出具食用農產品合格證303張,銷售合格證農產品270.4噸。
目前,合格證制度已取得初步成效,全國試行范圍內生產主體覆蓋率達到35%,已開具合格證2.2億張,帶證上市農產品4670.47萬噸。在政府部門的強力推動和合格證效益充分顯現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主體主動加入合格證隊伍。
在合格證制度這項新制度推動下,我國正逐步形成自我承諾(自律)、行業監管(國律)、消費者或市場對生產者的倒逼(他律)相結合,協同發力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新格局。相信,未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一定會邁上一個新臺階。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shuanniao.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