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引領數字時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重要闡述,對城市和鄉村治理更有具體要求。為切實化解治理中的熱點、痛點、難點、堵點,各地運用數字技術推動多元主體參與、治理重心下沉、范圍覆蓋拓展,提升服務人民的預見性、精準性、高效性,探索政府企業社會各方參與、黨務政務事務務務相連、民情民意情意相通,可推廣的城鄉治理新路。
在城市,運用數字技術進行治理機制創新是各地共同的實踐,因地制宜的治理模式不斷涌現。典型的例子如上海市的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城市運行網把城市運行場景劃分為三大類:基本民生保障、陸海空動態保障、突發熱點熱線處置,在場景中感知城市運行跳動的數據,為城市值守、為市民站崗。政務服務網則把為市民“高效辦理一件事”作為基本目標,把市民散發的需求和訴求連入龐大的政務網絡,市50余個委辦局和16區的1541個政務服務事項都在網在線。為適應人口極速老齡化的需要,“一網通辦”還進行適老化改造,推出長者版。不斷挖掘數字技術潛力的“一網統管”和“一網通辦”把對民生和城市的管理轉化為對城市運行和市民需求的預判、辦理和回應,將治理融在為市民的服務中,讓一座3000多萬人口和270多萬市場主體的超大城市的運行變得更加便捷、有序、精細、高效。
在鄉村,為實現鄉村振興,各地發揮地方性優勢,運用數字技術進行組織創新和管理創新,形成了鮮明特色。
運用數字技術進行組織創新。人地分離、人員失連、有效參與不足是鄉村治理面對的首要挑戰。各地運用數字技術搭建參與平臺,把斷裂的社會紐帶重新連接起來,讓村民人不回但關注回、意見回,實現“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遷陵鎮茶市村是典型的人口凈流出村,也曾是有名的貧困村。為實現村民“團圓”,村兩委在騰訊“為村”上建設虛實一體的茶市村,使80%的外出務工人員在平臺上“回歸”村莊,讓每家每戶都有主事的人參與村莊事務;通過直播和微店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一個偏遠山區的空心村在掌上重新歡實,從貧困村后進村變成了明星村先進村,用數字技術推動有效治理進而推進鄉村振興。
運用數字技術進行管理創新,突破需求與服務匹配錯位瓶頸,增強治理的預見性、精準性、有效性,滿足村民精細化服務需求,是鄉村治理面對的關鍵挑戰。各地運用數字技術,在地廣人稀的地區重組治理單元,在人口稠密的地區以數據為依據回應民生熱點和痛點,讓數字化治理成效惠及千家萬戶。在“楓橋經驗”源頭的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楓源村,為回應村民“一有困難就找我”的需要,村兩委運用數字技術實現村莊重大議題“三上三下三公開”,預判村民需求和訴求,讓原來跑上跑下的198項日常事務在村辦理,其中,僅交管事務就有25項實現了“零跑腿”。不僅如此,村兩委還把村里的數字設備連上村里沒有的資源。其中,律師就有4萬多名,既可以進行法律咨詢、申請法律援助、預約鑒定和調解,還可以讓村民學法。
數字時代的中國,數字技術早已把城鄉連通為一體。城鄉之間的人員流動、物質交換、信息交流借助交通網絡和數字網絡連成一體。進一步發揮數字技術效能推動鄉村振興是國家“十四五”規劃和中央一系列政策的重要內容。2019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明確了數字鄉村發展的總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2020年7月中央網信辦和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積極探索數字鄉村發展新模式。2021年4月29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更是把鄉村振興納入法治化軌道。國家法律和一系列政策瞄準了實現鄉村振興的歷史性技術機遇。事實上,只有充分認識數字時代城鄉發展的新特點和新機遇,才能充分挖掘數字紅利,讓鄉村融入數字時代大潮,實現城鄉一體,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促進產業興旺需進一步運用數字技術。近幾年,農業數字化轉型明顯加快,精準作業、在線監測、精細管理等數字技術應用面不斷擴大。農產品電商銷售快速發展,2020年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5750億元,讓中國成為農產品電商銷售第一大國。不過,我們還需要認識到,只關注農業是不夠的,鄉村振興需要產業整體的興旺,因地制宜推動農村的農業、工業、服務業等產業整體的數字化才是真正的產業興旺,數字化轉型更需要納入農村的產業整體而不只是農業。
實現治理有效需進一步運用數字技術。鄉村“智治”是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抓手,各地治理實踐的經驗不僅在鄉村快速擴散,也在融入城鄉治理網絡。不過,我們還需要認識到,鄉村治理不只是鄉村的治理,治理有效還需要把鄉村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部分,清醒地認識城市的技術和人才優勢,以鄉村治理場景梳理為重點,把鄉村治理的技術清單、應用場景清單、流程再造清單融入城鄉治理整體,打造城鄉統籌,區(縣)、鎮、村三級聯動的智治,用互聯互通和開放兼容實現技術融合、業務整合、數據融通,實現三治融合。
完善民生服務需進一步運用數字技術。當下,數字鄉村建設的益農服務已經覆蓋超過80%的行政村,農民足不出村可以獲取各類公共服務。不過,我們還需要認識到,村民不只需要益農服務,也需要生活服務和其他服務,鄉村需要打造數字服務平臺,也需要把數字服務納入鄉村振興的數字生態,充分了解和調研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把教育、醫療、養老作為民生服務的核心內容,把提升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為民生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服務新格局。
推動紅利普惠需運用數字技術。鄉村振興的根本目標是推動中國城鄉共同發展,數字技術下鄉推動產業興旺、治理有效、服務普惠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舉措。不過,我們還需要認識到數字技術和其他技術一樣也可能擴大社會不平等,關注數字技術的包容性,開展技能培訓,提升村民應用數字技術的效能,預防數字鴻溝加劇,也是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
在數字時代建設數字城鄉,既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動能新手段,更是推動城鄉共同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方向和戰略制高點。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shuanniao.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