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柏林6月17日電 專訪:期待中國與世界分享土地恢復經驗——訪聯合國防治荒漠化機構負責人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活動日的主題是“恢復生態、保護土地、復蘇經濟——在健康的土地上重建更美好家園”。《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易卜拉欣·蒂奧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在土地恢復領域處于領先水平,期待中國與世界繼續分享交流相關經驗技術。
蒂奧說,土地退化是全球性問題,目前世界上約40%的陸地和多達32億人直接或間接受到土地退化的影響。
蒂奧表示,將退化土地變成健康土地事關經濟復蘇。在一些國家,國民經濟的80%依賴農業、畜牧業等第一產業。投資土地修護就是投資“強勁、有韌性并能抵御氣候變化和干旱的經濟”。
蒂奧表示,中國是“土地修護方面極其先進的國家之一”,“我到過中國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還有一些石漠化的地區,親眼見證了中國在這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
他說,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中國如何在土地修護過程中創造價值鏈,并從中受益。私營部門在貧瘠的土地上投資使其恢復健康,使發展農業、制造業、旅游業等成為可能。當人們能從努力中獲益,就會關心自然,理解恢復生態系統的重要性。
蒂奧表示,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土地退化問題至關重要,“這不是某個國家可以單獨解決的事情”。他說,中國在這方面有著很多很好的經驗案例。另外,中國還有先進科學技術可以與世界其他國家分享交流。
他表示,評估數據顯示,通過恢復和保護相結合,使用已被證明有效的做法改善土地管理,將恢復全球超過50億公頃的土地,從而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土壤持水能力,并大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增加碳儲存,減少生物多樣性損失,并從整體上增加農民的收入。
蒂奧說,“這些都不是烏托邦式的設想”,人們完全有能力實現這些雄心勃勃的構想,但這需要世界各國領導人下定決心才能做到。(新華社記者張毅榮 張遠)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活動日的主題是“恢復生態、保護土地、復蘇經濟——在健康的土地上重建更美好家園”。《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易卜拉欣·蒂奧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在土地恢復領域處于領先水平,期待中國與世界繼續分享交流相關經驗技術。
蒂奧說,土地退化是全球性問題,目前世界上約40%的陸地和多達32億人直接或間接受到土地退化的影響。
蒂奧表示,將退化土地變成健康土地事關經濟復蘇。在一些國家,國民經濟的80%依賴農業、畜牧業等第一產業。投資土地修護就是投資“強勁、有韌性并能抵御氣候變化和干旱的經濟”。
蒂奧表示,中國是“土地修護方面極其先進的國家之一”,“我到過中國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還有一些石漠化的地區,親眼見證了中國在這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
他說,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中國如何在土地修護過程中創造價值鏈,并從中受益。私營部門在貧瘠的土地上投資使其恢復健康,使發展農業、制造業、旅游業等成為可能。當人們能從努力中獲益,就會關心自然,理解恢復生態系統的重要性。
蒂奧表示,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土地退化問題至關重要,“這不是某個國家可以單獨解決的事情”。他說,中國在這方面有著很多很好的經驗案例。另外,中國還有先進科學技術可以與世界其他國家分享交流。
他表示,評估數據顯示,通過恢復和保護相結合,使用已被證明有效的做法改善土地管理,將恢復全球超過50億公頃的土地,從而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土壤持水能力,并大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增加碳儲存,減少生物多樣性損失,并從整體上增加農民的收入。
蒂奧說,“這些都不是烏托邦式的設想”,人們完全有能力實現這些雄心勃勃的構想,但這需要世界各國領導人下定決心才能做到。(新華社記者張毅榮 張遠)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shuanniao.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